比 CO?強 300 倍的‘氣候殺手’N?O,正來自己二酸、硝酸、己內酰胺車間!2030 年國際排放要求已明確,行動既是合規更是機遇!
根據《工業領域氧化亞氮排放控制行動方案》,企業必須完成 3 項硬任務:
1. 減排設備落地:己二酸上回收裝置,硝酸 / 己內酰胺加裝催化劑;
2. 2025 年前建成自動監測系統,數據造假追刑責;
3. 協同治理 N?O 與氮氧化物、VOCs,新項目環評必過 N?O 評估。
企業實現節能減排、年省千萬的關鍵 4 步:
1. 選技術:己二酸優先回收提純,硝酸 / 己內酰胺用國產催化劑,成本僅外企 60%,還可加入產學研聯盟找成熟技術;
2. 找資金:申報專項補貼(單項目*補 2000 萬)、錄生態金融庫拿低息貸、享稅收優惠;
3. 建監測:買*設備,委托第三方要簽 “防造假協議”(去年有企業造假被罰 800 萬、負責人獲刑)
4. 算協同:一套設備治 N?O 和氮氧化物,省兩份投入還拿補貼。
控排不是負擔,是 3 本賺錢賬:
1. 直接收益:補貼覆蓋 30% 設備成本,重慶華峰年碳交易收益千萬,提純 N?O 還能對外銷售;
2. 間接紅利:綠色資質助競標、避碳關稅,融資成本降 10%-15%;
3. 長期價值:提前達標 2030 標準,避免重復投資,還能拿政府優先訂單。
別抱僥幸!不行動可能將面臨 4 大風險:
1. 標即停產 + 百萬罰款;
2. 可能被公益訴訟要求生態修復;
3. 未達標企業移出采購名單、銀行停貸;
4. 依賴舊工藝,喪失價格競爭力。
控排不是成本,而是未來競爭力
2030 年行業*者,現在就邁步!
在手機上查看
溫馨提示:為規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