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閥體表面溫度過高的可能原因
二通防爆電磁閥運行中閥體表面溫度過高,本質是 “產熱>散熱” 或 “異常摩擦 / 介質過熱” 導致,具體可分為線圈側原因和閥體 / 介質側原因兩類:
線圈是電磁閥的主要產熱部件,若散熱不暢或設計 / 選型不當,易導致溫度傳導至閥體:
線圈選型與實際工況不匹配:選用的線圈額定電壓、功率與現場電源不匹配(如 220V 線圈接 380V 電源,或低功率線圈驅動高壓力閥芯),導致線圈過載、電流過大,產熱激增。
線圈絕緣層老化或損壞:長期運行后線圈絕緣漆破損,出現局部短路,短路點電流密度極高,瞬間產生大量熱量,同時可能伴隨線圈燒毀風險。
散熱條件惡劣:電磁閥安裝在密閉、高溫環境(如靠近鍋爐、加熱器),或閥體被包裹、無通風空間,線圈產生的熱量無法通過空氣對流 / 輻射散發,持續累積導致閥體升溫。
長時間連續通電:部分電磁閥(如 “直動式”)設計為 “短時通電” 工況,若強制長時間(過額定通電時長,如幾小時以上)連續通電,線圈持續產熱,溫度逐步升高并傳導至閥體。
閥芯卡阻或摩擦過大:閥體內部雜質(如介質中的顆粒、油污凝結物)導致閥芯卡頓,或閥芯與閥套配合間隙過小,通電時線圈驅動閥芯運動阻力增大,額外產生摩擦熱;若卡阻嚴重,線圈可能因 “堵轉”(類似電機堵轉)導致電流飆升,進一步加劇產熱。
介質溫度過高:若電磁閥控制的介質本身溫度較高(如高溫蒸汽、熱油),且閥體保溫措施不足,介質熱量會直接傳導至閥體表面,導致溫度升高(需區分 “線圈產熱” 和 “介質傳熱”:可斷電后觀察閥體溫度是否下降,若下降則為線圈問題,若仍高則為介質問題)。
閥體密封不良:閥體密封件(如 O 型圈、填料)老化或損壞,導致高溫介質泄漏,直接接觸閥體表面并加熱;若泄漏量小,可能僅表現為局部溫度過高,需仔細檢查密封面。
https://www.norgren.com.cn/3717.html
溫馨提示:為規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